“不让我玩手机?不行!”有多少孩子正在被手机毁掉!

娃开学已经有几天了,家长们的感叹:还是上学状态的娃看着顺眼啊!
反正比“瘫”家里没事儿就刷手机、窝沙发看ipad的样子好太多。
“乖乖去上学,不要惦记家里哦!”
但开学就真的万事大吉了么?
开学了孩子还是每日放不下手机。
我们不反对孩子使用高科技工具,但使用的时间应当有所节制。当孩子玩手机时间过长时,父母通常都是焦虑的,有时会陷入“这孩子是不是网瘾了呀?”的质疑,有时会因为孩子玩手机耽误其他事情大发雷霆。
真正的根源,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。
看看现实生活我们会发现,手机已经成了亲子关系缺失的替代品。
——家长们走到哪儿,都能把它当做育儿助手和哄娃保姆。
——不少孩子觉得,手机能给自己的,比亲爸亲妈还要多。有时候孩子甚至会认为:手机就是他,他就是手机。
手机代替父母,成了孩子的情感寄托和心理依靠。一旦你夺走他的手机,就等同于夺走他的身份、他的社交关系以及他少有的成就感获得来源。这个时候,他当然要跟你急眼。
于是无论我们多么惋惜和难以置信,这场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抢夺大战,手机又赢了。
而且它开始赢的越来越快、越来越多,离我们越来越近。
对孩子来说,手机真是太亲密了。
父母缺失的陪伴里,手机给了数不清的动画片、好听的故事、好玩的游戏;
不用费力沟通、不用花心思社交,手机里的世界可以自由主宰。
<p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clear: both; min-height: 1em; color: rgb(51, 51, 51); font-family: -apple-system-font, BlinkMacSystemFont, "Helvetica Neue", "PingFang SC", "Hiragino Sans GB", "Microsoft YaHei UI", "Microsoft YaHei", Arial, sans-serif; font-size: 17px; letter-spacing: 0.544px; line-height: 27.2px; white-space: normal; widows: 1; text-align: center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word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>
有多少孩子在悄无声息中被手机绑架?
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(2016年)里有这么个数据:我国3-6岁的幼儿中,手机接触率已高达91%;
到了小学中年级(9~10岁)时,已初步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。
我们的孩子已经成为全新一代的手机儿童,而且接触手机的年龄在越变越小。
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,看到电子屏幕都会伸手试图划屏;刚刚会走路,就会可以熟练地解锁、找到各种app;五六岁不到,就会自拍、修图甚至网上交友。
现在,也许你还会笑着说孩子真聪明,还能很容易地从孩子手上拿过手机,有没有想过,有一天你的孩子也会因为手机和你拼命?
手机在不断升级,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却在不断降级。
你的孩子正在变成了手机的孩子,你看到了吗?
每个手机成瘾的孩子背后,都有一个手机成瘾的家长。
有个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子,写妈妈的烦恼是这样的——
另一个男孩子,和爸爸的日常是这样的——
这是很多家庭的日常,妈妈的情绪、爸爸的注意力、还有孩子心目中的美好未来,全都被手机绑架了。
孩子小时候,手机是好用的带娃神器——
带娃实在是太忙、太累了,想自己休息一下,就给孩子玩一会手机;
孩子大一点要出门、聚会,最有效的哄娃神器还是手机。
客厅、卧室、商场、饭店甚至幼儿园和学校,不夸张地说,有娃的地方便有手机的存在。
等孩子大一点了,又一边自己沉溺手机、一边严厉喝止孩子不许玩手机。
难怪孩子愤怒、叛逆、不服气:凭什么你能玩手机,我就不行?
凭什么呢?
凭我们是大人,能够管理好自己?
凭我们是父母,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?
凭我们对孩子有控制权,所以可以只许自己放火、不许孩子点灯?
看看自己每天浪费在抖音、手游上的时间,看看自己一塌糊涂的表现,好像这些都不能成为理由。
管的住孩子的时候,可以打骂呵斥;等到孩子大了,难道只能捶胸顿足的把他交给杨永信?
还记得当初豫章书院那些被虐待的孩子、后悔不及的家长吗?
现在,手机已经成为新一代的、我们和网瘾抢夺孩子的阵地。
把给手机的时间多给孩子一些,用更温暖的方式去陪伴孩子,让所有的冷漠和伤害远离孩子……让一切变得更好,其实可以从你放下手机开始做起。
我们以前对手机的担心,只会想到伤害孩子的视力、担心他沉迷游戏。
可突然发现,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,沉迷手机的危害都不止如此。
从网瘾到手机瘾,手机这个新时代的火种,也点燃了全新的问题。
无论哪种方式,成瘾对孩子的身心伤害都是巨大的。
困难的是,面对这个全新的问题,还没有权威机构能够给出判断标准和准确答案。
但很多关于网瘾的心理学资料里,即便是成人,在非必要条件下接触网络超过70~100分钟,也可以判断为网络依赖。
孩子越小,接触手机的时间,越要比2小时更低可能才称的上安全。

手机确实有很多精彩,动画片、游戏、交友软件。
无论多少诱惑,都只有在父母陪伴缺位的时候,才可能趁虚而入。
孩子睡觉前的每个故事,应该是爸爸妈妈给讲述的;让孩子快乐的每个游戏,应该是爸爸妈妈陪他一起做的;给孩子的每个肯定和赞美,应该是有爸爸骄傲和妈妈微笑温度的。
放下手机好好陪陪孩子吧,他只能长大一次。
来源:年糕妈妈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<p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clear: both; min-height: 1em; color: rgb(51, 51, 51); font-family: -apple-system-font, BlinkMacSystemFont, "Helvetica Neue", "PingFang SC", "Hiragino Sans GB", "Microsoft YaHei UI", "Microsoft YaHei", Arial, sans-serif; font-size: 17px; letter-spacing: 0.544px; line-height: 27.2px; white-space: normal; widows: 1; text-align: center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word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>